博客

|

2025-05-27

车企的全新平衡之道

随着汽车日益由软件定义,车企正重新思考从产品路线图到核心定位等方方面面。

目标是在不牺牲驾驶体验关键要素的前提下,采取务实的发展策略。

目标是在不牺牲驾驶体验关键要素的前提下,采取务实的发展策略。

汽车行业正快速引入更复杂的出行方案系统。传统车企的运营通常涵盖整车生产、深厚的机械工程积累、对多元供应商零部件的高效集成,以及复杂供应链网络的管理。但在过去五到七年间,整个行业已开始从机械时代迈向数字时代,传统车企正积极应对这一转变,拓展其作为软件公司的角色。 

这一转变既带来挑战,也孕育机遇,关键在于怎么看待。这些挑战包括:车企如何转型为科技驱动的汽车制造商,如何在机械系统与数字能力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及如何推动高等级驾驶自动化汽车的大规模普及。

汽车制造商的身份演变

消费者的购车决策越来越看重软件和驾驶自动化功能。因此,无论是通过内部自研还是战略合作,传统汽车领域的主要参与者正越来越多地涉足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

那些早期时未将自身定位为软件型企业的车企,正在规划全新的产品路线图。但如今,制定十年产品规划充满挑战,涉及诸多新问题:应该自研吗?未来的合作伙伴关系会是何种形态?哪些是关键组件?实施的复杂度有多高?无论如何,传统车企都必将经历转型,而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消费者最看重哪些功能,并据此为品牌做出全面的战略决策。 

平衡传统制造与软件开发

在软件行业,可能每一两年就会发生一次变化。然而,这并非汽车行业的常态。尽管汽车已成为新技术的落地前沿(且变革速度确实在加快),但必须认识到:汽车行业有其自身合理的发展节奏。

这里涉及安全性、操控性和可靠性等重要考量因素,不是为技术而技术,而是要打造真正实用的系统,高效、安全、舒适地将人们从A点送达B点。目标在于采取平衡、渐进且务实的策略,在将新技术推向市场的同时,绝不牺牲安全性和可靠性,也不损害驾驶体验的其他核心要素。 

高等级驾驶自动化如何走向主流

放眼当下,高等级驾驶自动化汽车在全球行驶总里程中仍只占极小比例。但技术、商业模式和法规框架已日臻成熟,因此高等级驾驶自动化汽车的大规模普及指日可待。

近年来,业界更广泛地认识到,真正安全且可扩展的驾驶自动化,不能靠追逐短期热点,而需持之以恒地投入工程创新与软件创新。唯有如此,面向大众市场的驾驶自动化才能真正为消费者和车企创造价值。

赢得消费者接纳

尽管包括技术专家、供应商、制造商和监管机构在内的幕后力量正在共同努力,全力推动驾驶自动化走向主流,但只有当大量消费者能够真正接受人类无需主动去驾驶的理念时,这场变革才算真正完成。

随着高速公路上的L2+级(需注视/驾驶员运动脱离)辅助驾驶和L3级(需注视/驾驶员运动脱离)有条件自动驾驶日益普及,一种人机协同的驾驶思维模式正在形成。这种转变在特定区域已提供商业化完全自动驾驶服务的企业和L4级出租车队中同样显而易见。

量产产品,而非原型概念

得益于多年经验积累,Mobileye在为下一代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高等级驾驶自动化汽车开发高性能软件方面拥有深厚专长。依托与头部车企的紧密合作,我们深知如何交付性能可靠、设计精良的先进技术。

 

订阅新闻简讯

了解Mobileye最新动态

媒体联系人

联系公关团队

/